由于成吉思汗蒙古大军13世纪的远征,一部分蒙古人陆续离开了亚洲的腹地蒙古高原,来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蒙古人和成吉思汗的子孙在近800年的时间里叱咤风云,除在中原建立大元王朝(也称大汗帝国,1271~1368年),奠定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版图之外,还曾建立金帐汗国(1242年建立,统治俄罗斯各公国长达240年,后又分裂成诸多汗国)、伊儿汗国(也称伊利汗国,1264~1388年统辖波斯地区)、察合台汗国(1225~1321年统治河中地区)和窝阔台汗国(1225年建,居今新疆西部地区,后并入察合台汗国),以及帖木儿汗国(1501年被昔班帝国取代,统治中亚地区100余年)、昔班帝国(13世纪中叶由昔班所建立的蓝帐汗国经过数年演变之后,在乌兹别克称汗后最终成为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及蒙兀儿帝国(也称“蒙兀儿斯坦”,存在于15~16世纪,大至辖天山以西包括巴尔喀什湖及其以东以南地区),还包括与明朝始终对峙的北元蒙古诸部,包括漠南蒙古诸部、漠北喀尔喀部、漠西卫拉特部(也称瓦剌、厄鲁特、卡尔梅克等)及18世纪中叶被清朝军队征服的准噶尔汗国等等。更不可思议的是,帖木儿后裔巴布尔1526年又建立了莫卧儿(莫卧儿为突厥语“蒙古”谐音之译)帝国,长期统治印度,直到1858年才宣告结束。由于诸多蒙古政权和汗国的建立,蒙古人及其后裔成了这些汗国和领地上的主人。他们在这些土地上劳作耕耘,创造了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
在蒙古史学界,有专家提出了“蒙古涵化民族”的概念: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政权把蒙古人像种子一样撒向了欧亚大陆,孕育出了当今世界蒙古民族及其后裔。由于蒙古统治者的主导作用,他们的部落融合了当地民族、部落文化,由于互相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了新的民族和国家,这一现象在文化和民族学领域中称为涵化现象。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的民族体系间发生持续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被对方的文化所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民族涵化现象。通过涵化现象,产生了新的文化和民族。本书把这种蒙古人与其他部落和民族融合产生的民族称为蒙古涵化民族。在这些由蒙古涵化民族组成的国家里,人们把蒙古人和成吉思汗尊为祖先,这些民族的统治阶层和贵族大多是成吉思汗和蒙古人的后裔。
通过他们的研究,为我们描绘出了在世界各地,主要是欧亚大陆居住的蒙古涵化民族和蒙古族的形成过程与地理分布。 目前,世界上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人口约5000万,其中仍称“蒙古族”的蒙古人约1000万人,蒙古涵化民族约有4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