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游牧民族,羊自古以来就是蒙古人生存的必须。历史上,蒙古人吃的是羊肉,喝的是羊奶,住的是羊毛毡达成的蒙古包,穿的是毡靴,羊皮袍,戴的是羊皮帽子,铺的是羊毛毡子,盖的是羊皮被子,抽烟用的是羊骨制作的烟斗,骑马使的是羊腿把装饰的马鞭,女人。儿童玩的是羊关节骨。
蒙古人传统饲养的羊有绵羊和山羊二种。蒙古纯种羊品质优良的有乌珠穆沁肥尾羊,此类羊抗寒,耐病,体格大,肉鲜美。产绒的山羊最具代表性的是阿尔巴斯白山羊,其绒以长度适中,保暖柔软而闻名于世,在国际市场上有“钻石纤维”的美誉。
在蒙古人中,羊倌是孤独、寂寞的,也是最受牧民尊敬的。与放牧马群、牛群、驼群不一样,唯独牧羊人一步也不能离开羊群,因为羊性情怯弱,易受狼的攻击。一个好的羊倌,还需要懂得天象气候和羊的习性。羊在八月前后“混群”配种,怀胎六个月产羔。这时,临近预产期的母羊要圈在产棚内不能出牧,女人们忙着在产棚内接羔、喂奶,还常常为不懂的喂羔的母羊唱“劝奶歌”歌声凄楚婉转,如泣如诉,是蒙古人特有的一种与牲畜交流情感的方式。
羊肉有“活人参”的美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蒙古人每年“小雪”一过就开始杀羊,这时的羊肉能冰冻保存,而且膘情最好。蒙古人的家常饭是煮“手把肉”,白水中放入带骨的羊肉,除放少量的盐外,不加任何调料。“手把肉”的特点是鲜嫩味纯,容易消化。蒙古人吃羊肉最讲究的是全羊席或烤全羊。过去这种席面只有招待王公,活佛、贵宾及供奉神灵时才摆。
蒙古人有把立过功劳的羊放生的习俗。所谓有功劳的羊,一类是从小失去母羊的羔羊,由人工牛角奶瓶喂养大,像家里的宠物一样,十分依赖主人,长大也任孩子们骑乘玩耍,在羊群里当头羊的羊,还有一类是为牧人产过十胎的母羊,另外,经喇嘛认定的神羊不得宰杀。有功劳的羊和神羊,在角上钻孔拴上彩绸,或在脖子上栓一条白色的手绳,牧人不得驱赶和打它,走到哪一户都得任其吃喝游玩,过着云游四方、自由自在的日子,直到自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