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呼伦贝尔旅游 > 民俗地理 > 正文

话说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

来源

达斡尔族

“达斡尔”,是本民族自称。1956年4月,国家正式确认达斡尔族为我国一个少数民族。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在清代,达斡尔族多使用满文,少数人兼用蒙文和哈萨克文。辛亥革命后至今,普遍使用汉文。

17世纪中叶,达斡尔族由黑龙江流域迁居嫩江流域,被清朝编入布特哈八旗。由于历来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猎业,故习聚居,并主要沿嫩江和诺敏河居住。解放前的当政者曾强令部分达斡尔人迁往呼伦贝尔草原和岭东其他地区。

1958年8月,成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2009年,全市达斡尔族人口共有75672人,占全国达斡尔族人口的53.8%。其中聚居于自治旗境内的为32394人。在鄂温克旗和扎兰屯市建有2个达斡尔民族乡。

历史上,达斡尔族内部的血缘氏族组织性质的社会结构和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在饮食、服饰、居住、交通、节庆、礼仪、宗教信仰和婚丧俗规等方面均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达斡尔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达斡尔族崇尚科学文化的传统得到充分发扬,一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迅速成长。除管理自治旗事务外,在全市各旗市甚至自治区党政机关都有达斡尔族干部任职,还有的在国家机关任职。民族习俗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是社会进步性变化,如死者棺殓土葬的减少等;有的是受其他民族影响的变化,如和汉族一起欢度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但达斡尔族聚居区仍保留着许多敬老、待客、装束、生活礼仪等方面的传统独特的习俗。如曲棍球是本民族最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柳蒿芽是本民族待客的佳品等。

位于嫩江之畔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经近50年的建设,已成为全市和全自治区位居前列的农业大旗。2009年的粮食生产总量为25.3亿公斤,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之一,位居呼伦贝尔市第一位,全自治区第三位,而且是全区的主要大豆产区,被誉为“大豆之乡”。他们正在“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农业强旗”的精神鼓舞下,推动全旗各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着新的辉煌。

 

鄂温克族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由于历史上的分散迁徙而造成的居住地区的不同,曾有“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名称,1957年统一族称为“鄂温克”。

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鄂温克语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无本民族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汉文,其他地区通用汉文。

自17世纪初,鄂温克族迁入大兴安岭两麓狩猎和游牧,后来逐渐形成4个分布地区:一是在海拉尔河、伊敏河、辉河流域聚居的,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二是在嫩江西岸大分散小聚居的,从事农副猎业;三是在陈巴尔虎旗北部聚居的,从事草原畜牧业;四是在大兴安岭北部深山密林中从事狩猎业的使鹿部落(详见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1958年8月1日,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在鄂温克民族其他聚居地区先后建立了8个民族乡(苏木)。

2009年,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共有29321人,其中鄂温克族自治旗10979人。

鄂温克人善骑射,清朝把居住在嫩江流域的鄂温克人编入布特哈八旗,并被派往新疆等地远征、戍边。他们也是1732年被清廷从嫩江流域派驻呼伦贝尔草原的主要组成部分,驻牧海拉尔河、伊敏河流域,后被编为“索伦八旗”。

在漫长的迁徙历史中,由于分散聚居,各部落间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也产生了。从事草原畜牧业者,其服饰、饮食和居住、交通等习俗和活动与蒙古族接近;在岭东农区从事农猎生产者则受着汉族和达斡尔族生活方式的影响;唯在深山密林中从事狩猎的使鹿部落保持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鄂温克族在婚丧、礼仪和节庆等诸多方面始终保持着本民族独有的特色。每年的6月18日为鄂温克族共庆的“瑟宾节”。

新中国成立后,鄂温克族同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一样,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一大批本民族的干部和知识分子成长起来,管理着自治旗和民族乡的事务。鄂温克族自治旗由一个纯牧业旗发展为畜牧业、煤电能源、森工和林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的、年财政收入达13.7亿元的经济强旗。2009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达53.7亿元。民族的素质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使鄂温克草原日新月异,苏木、嘎查的电灯,轮牧包房里的音响、穿梭搬运货的汽车、圈羊的摩托车……已构成草原新的图画,鄂温克猎民的新居在林海中熠熠生辉。


鄂伦春族

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们”。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方言差别,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阶段。1951年10月1日,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猎民跨越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009年,全市共有鄂伦春族4122人,其中鄂伦春自治旗有2564人。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猎民实现了定居。1978年以后,改变单一狩猎经济,发展多种经营。1996年,鄂伦春猎民放下猎枪,从事农业、牧业、运输业、乡镇企业和手工业等。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衣着都是用狍、鹿、犭罕、野猪、熊皮为主,住“斜仁柱”。交通用马代步。解放后实现定居,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吃的以粮食为主,副食为蔬菜和猪肉、羊肉、牛肉、鱼类等。住的砖木结构房屋。交通由大轮车、胶轮车,发展到拖拉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鄂伦春猎民居住村屯基本都通了电,有了直拨电话和移动电话,可以看到电视,步入了现代生活。鄂伦春族非常讲究礼仪,对老人特别尊敬,对客人热情接待。节庆除春节、新年、国庆节等外,每年的6月18日过传统节日——篝火节。鄂伦春族民间舞蹈有吕日格仁,还有黑熊搏斗舞等。

建旗近60年来,全旗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亿元,财政收入达1.36亿元,同时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作家和科技工作者成长起来。医疗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都有了很大发展。鄂伦春民族已经以一个有文化、懂科学、能歌善舞的民族形象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感觉不错!您可以分享到
猜您还喜欢

呼伦贝尔最新资讯

呼伦贝尔热门民俗

呼伦贝尔热门景点

400-660-6177